下载APP 天气预报
“死亡之海”变沙漠绿洲 菲媒点赞亿利治沙扶贫
时间:2017-10-20

长期以来,荒漠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脆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严重,为全球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这里曾经狂风肆虐、漫天黄沙,牧民散居在沙漠深处,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沙尘暴频频侵袭京津冀地区。如今,经过科学治理,曾经的“死亡之海”发生了巨变,亿利人在库布其沙漠上书写了世界治沙奇迹。

近日,一部中国治沙扶贫的故事片在菲律宾第二大电视台GMA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故事通过记录库布其牧民巴布的生活变迁,反映了库布其沙漠的巨变。

GMA电视网(GMA Network)是菲律宾最大的商营电视网,也是菲律宾第二大电视台,其旗下两大旗舰频道GMA Channel7和GMA News TV都在黄金时间以菲律宾语播出了库布其治沙扶贫故事,收视率高达10%。其中,GMA Channel7在9月26号的晚间新闻《Saksi》栏目播出报道该故事,GMA News TV在9月27号的午间新闻《Balitanghali》栏目报道了该故事。

GMA Newtork制作人 Kat Habon评价道:中国治沙扶贫故事非常有价值,很有启发性,拍摄制作很精良。

“死亡之海”变沙漠绿洲

科学没有国界,动人的故事同样如此。库布其沙漠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菲律宾媒体如此关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之下,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1988年,中国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挺进被成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与当地政府及农牧民加强合作,修建穿沙公路,用独创的水气植树法等方法建设锁边林、打造沙漠绿洲,发展甘草等中药种植经营产业和生态农牧业,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建设耐寒、耐旱、耐盐碱植物种苗基地,建设牧民新村。

库布其沙漠今昔对比

亿利人用近30年的时间在大漠中闯出了一条生路,也为破解世界性的治沙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亿利资源在库布其沙漠坚持同步推进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的六位一体产业体系,截至2017年,亿利资源累计绿化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创造就业100万人次,累计脱贫10万人。

亿利扶贫样本走向世界

库布其沙漠华丽转身,三分之一的沙漠变绿洲,土生土长的牧民巴布正是这一奇迹的见证者。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变,搬离了大漠深处与世隔绝的土屋,住了牧民新村现代化的楼房。随着游客的增多,巴布经营起了蒙古族特色餐厅,还与两个朋友承包了沙漠越野项目,管理着16辆沙漠越野车,还有十多位专业车手,年收入从十几年前的几百元增长到现在的10多万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牧民巴布经营的越野车

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们普遍的期望。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经济模式不仅为国内的各类荒漠化问题和生态扶贫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更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示范,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官方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向全球推广中国库布其治沙扶贫模式,亿利扶贫样本,逐渐走向世界。

库布其牧民巴布的故事不仅在菲律宾GMA电视台得到报道,更吸引了《卫报》、CNN Turk、美联社和彭博社等三百余家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在每日邮报、CBS、印度时报等千余家网站,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海外媒体和观众对于中国故事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抱有浓厚的兴趣。亿利治沙扶贫故事吸引了众多外媒聚焦,受到广大海外网友的称赞。

2016年9月,2017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先后两次到访库布其沙漠,向世人呈现了一片不一样的沙漠,他的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引起了数百万海外网友的点赞。

2017年6月初,美国《时代》杂志驻华记者查理•坎贝尔一行也被库布其的故事吸引,走进这片沙漠,记录治沙扶贫故事。8月21日,美国《时代》杂志刊载了《中国对库布其沙漠的绿化值得世界学习》,在国内外引发持续热议和广泛好评。

据南非《独立报》网站7月2日报道,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曾因条件艰苦、居民生活赤贫而被称为“死亡之海”。沙丘吞噬了人们曾居住、放羊的草原。在过去30年里,中国制定了解决这些地区的沙漠化问题的计划,而且中国人相信随着干旱、贫困、缺水成为严重问题,库布其模式可以在世界不同地区复制。

联合国发布《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