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武汉,黄陂区,盘龙城。
9月的武汉依然坐实了火炉的称号,江城的热情透过一阵让人目眩的热浪令人印象深刻,在武汉盘龙城内某工业园中,30多台小卖柜内的风扇一齐转动,无人零售的热潮伴随着夏日的躁动汹涌而至。在这股热潮中,小卖柜武汉地区的两位合伙人陈可斌、杨晓雨脱颖而出。
敏锐发现商机,果断转型无人零售,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80后的老陈和90后的晓雨乍一看,并不像是登对的合作伙伴。他们一个老练,一个稚嫩,戴着眼镜的杨晓雨斯斯文文,而老陈则一副心神气定的模样,看起来更像在商海里摸爬滚打过久经考验的斗士。谁也没想到,无人零售把这两人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而老陈和晓雨之所以同时选择进入到无人零售行业,都是因为提前洞察到了巨大的行业潜力。目前中国的自动售卖机保有量不足20万台,普及率非常低。但是在日本,自贩机有565万台,平均23个人就有一台,平均每人每年在自动售卖机消费5.5万元(折合人民币2820元);在部分发达国家,无人售货机的商品销售额占全国零售业的六成以上。参照日本,如果未来国内可以达到日本一半也就是300万台自动售货机的规模,那就是一个1800亿元的巨量市场。
“其实我们俩也是误打误撞,当时我还在做着工程机械代理的生意,但是做实话真的是每况愈下,价格越来越透明了,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老陈波澜不惊地说到“那时候就想着转型了,正好那时候我了解到了新零售,然后遇到了刚也想创业的小杨,我俩都觉得行业前景很好,没有纠结多久,我们说干就干了。”
谋定后动,小卖柜成为武汉绝代双骄的共同选择
既然选择投身无人零售行业,选择合作伙伴就成了老陈和杨晓雨的重中之重。“其实最终选择小卖柜,我和老陈也是深思熟虑过的。”老陈说到,“当时我们决定投身无人零售的时候,了解到了市面上的很多公司,选择小卖柜首先是因为是世界500强美的集团旗下的成员,我们也亲自前往小卖柜合肥总部考察过,确实实力雄厚,不管是研发能力还是制造实力都是一流的。其次就是小卖柜经过自己的自营已经积累了很多可复制的成熟经验和经营策略,避免了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走弯路。”
事实证明,老陈和晓雨的选择没有错。对于智能货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可靠、识别率高。而小卖柜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智能货柜量产的企业,“我们一共预定了100台小卖柜,从目前投入运营的36台柜机来看,品质过硬,稳定可靠。”晓雨说:“而且整个合作过程中,我们都得到了小卖柜总部的大力支持,从人员培训、柜机落地、日常运营、商品供应链的采购等等,只要有问题,打电话就能解决。最近小卖柜在武汉还成立了办事处,对于我们的支持就更加方便了。”
依据小卖柜全套无人零售解决方案,零售双子星精细化运作
经过多方考察,老陈和小杨将大量柜机投放在了盘龙城园区内。选择园区,首先园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没有系统性风险,避免了恶意偷盗和破坏;第二个则是作为一个半封闭社区,未释放的零售需求其实是相当旺盛的。通过前期近三个月的运营测试,老陈和晓雨在美的小卖柜同事的帮助下,最短时间内跑通了模式,围绕后端的管理系统,做出了一系列精细化运营的举措。
目前已经搭建了七人的团队,平均每人负责5台柜机。针对不同点位的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每台柜机的选品都做到了针对性的精挑细选。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随着后续柜机陆续投入运营,到10月底可以实现100台柜子的规模。 据杨晓雨透露,目前单柜机日销售量已经足够产生正向现金流,经过初步测算10个月就可以回本,这个数字比传统便利店要快很多,毕竟现在在武汉开一家便利店至少需要50万的起始投资。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着眼未来充满信心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竞争对手。”老陈说道。每种场景都有适合消费者的模式。线下零售店的竞争格局,以销售额来划分的话,某些自贩机日销售额在30-100元之间,线下夫妻店式小规模便利店是2000-3000元,3000元以上区间是品牌连锁便利店的销售额,除零售外,还会供应熟食等。各个金额区间的上下限划分有清晰的界定,而日销售额300-2000元的业态还处于空白区域,这就是小卖柜所处的零售蓝海。而且,很多便利店它做不到24小时运营。但是小卖柜可以,它就是一个可以24小时运营的零售容器,去填补这个空白的段位。而且成本低,容差性大,无需大量人流来支撑,所以其实小卖柜的布点会更灵活机动。
纵观零售行业的发展史,市场总能用它的方式筛选合适的入局者。作为行业领先的无人零售综合解决方案,小卖柜通过百万级的点位数渗透到了零售的毛细血管,小卖柜将成为线下最便捷、离用户最近的高密度即时零售网络。面对新的零售蓝海,小卖柜诚邀您一起加入,坐享新零售时代下的经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