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天气预报
滴滴接盘小蓝 或更考验政府管理水平
时间:2018-01-11

  小蓝单车复活了,接盘方是滴滴。只不过,并非像此前外界盛传的那样是滴滴投资了小蓝,而是以“托管”的方式导入小蓝的用户和流量,即滴滴用户可通过滴滴APP骑小蓝单车。

  不少人评论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用户追讨押金有望,看似“横尸”街头的小蓝也得以救赎。而赢家是滴滴,“托管”的方式一定程度规避了可能的法律风险,并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加入了共享单车行业大军,根据滴滴的公告,除了接手小蓝,未来滴滴也将上线自有的共享单车品牌。消息更指滴滴自有单车今年将投放600万辆,北京、广州、深圳在首批投放城市之列。

  滴滴的确是走了一步好棋。对于行业而言,这种欢喜的背后,也有对行业秩序的思考,以及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我权益的问题。

  小蓝单车所发布的《致小蓝单车用户的一封信》,提及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返还的问题,称滴滴没有退还的责任与义务。1月17日起小蓝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转换,或继续与小蓝公司沟通协商其他解决方案,或者转换为等值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

  有人认为,滴滴是提供了备选方案,看似占据了道德高点,但是留给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却很有限。

  另一方面对政府而言,经历完上一轮共享单车大战,在投入了大量政府管理资源、公共资源,终于进入行业精细化运营的阶段时,滴滴“托管”小蓝会否带来新一轮的管理难题?

  以深圳为例。去年9月,尚未全面崩溃的小蓝表示在深圳投放车辆超过15万,用户超过30万。其当时便已经暴露出管理、运维等方面的问题,被有关部门约谈。

  如今滴滴“托管”小蓝后,借助于滴滴的巨大平台,产品在用户中美誉度较高的小蓝其实有很大机会可以挽回很多用户,但用户如果遇到问题,应该找谁?如果小蓝运维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政府应该找谁?社会有质疑声,是否会出现小蓝与滴滴平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

  业界猜测,在禁投的城市,滴滴获得小蓝的投放资质后,或通过置换方案来投放新车,但深圳、广州等城市的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表态,不允许以置换方式投放新车。

  至少有一点滴滴应该清楚:共享单车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是涉及城市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公共设施,企业参与者在获得流量、收入等收益之后,更应该考虑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合法且合乎公共利益,是这个行业内的每个“玩家”都需遵循的基本规则。而如何规范每个“玩家”的行为,则是值得政府深思的地方。